1000亿元收入目标的“冲刺”是什么
本篇文章1867字,读完约5分钟
(原标题:收入目标1000亿美元
安踏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3亿元,显示出更强的信心。日前,安踏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表示,安踏有机会提前实现2025年1,000亿英镑的目标。近年来,安踏已成功获得菲拉品牌和德尚在中国的经营权。然而,业内人士认为,从安踏目前的表现来看,要实现1000亿年的销售目标,仍有一段路要走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安踏不仅需要确保主要品牌的稳定高速增长,还需要收购更多的国际品牌来扩大产品矩阵?
十亿个目标
作为国内第一个收入100亿元的体育品牌,安踏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张辉煌的成绩单。财务报告显示,安踏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.2亿元,同比增长19.2%。净利润达到14.51亿元,同比增长28.5%。同时,毛利率超过50%,从47.9%上升到50.6%。基于这份成绩单,安踏CEO丁世忠表达了自己的心声:“安踏有机会提前实现2025年1000亿元的目标,因为安踏实现了基于体育产品市场空的集团多品牌战略”。
2015年,安踏的收入首次突破100亿英镑。根据计划,到2020年,安踏集团销售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%,安踏销售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,FILA销售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%。从销量来看,鞋类的销售目标是1亿双,服装的销售目标超过1.3亿件。就渠道而言,店铺数量将超过11000家,其中电子商务占零售用水的20%。据估计,2017年的水流量预计将超过300亿元。
据了解,安踏已经推出了第八代全新装饰和商品展示的商店。截至6月底,安踏拥有9041家独立商店,包括安踏儿童商店和包括菲拉?KIDS拥有869家独立商店,DESCENTE已经进入核心城市的10多个购物中心和全国21家商店。此外,在电子商务渠道方面,安踏除了运营官方的网上购物中心外,还进入了天猫、京东、伟品等电子商务平台。与此同时,安踏的新物流中心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开业。
需要更多的并购。
目前,安踏的品牌矩阵包括面向大众的安踏、运动时尚的FILA、高端滑雪的DESCENTE和专业户外运动的Kolon。安踏披露的2017年第二季度最新经营数据显示,非安踏品牌的零售额增长了50%-60%,远远超过了安踏品牌20%-30%的增长率。
2009年8月,安踏斥资6亿港元收购了光辉国际旗下体育品牌菲拉的特许经营权和商标权,在中国推广和分销菲拉产品。在安踏被收购之前,菲拉在中国的表现很差,其扩张也很弱。收购后,FILA开始回归时尚,并邀请高圆圆等名人为其代言,以扩大其影响力。目前,菲拉已经从一个亏损企业成长为安踏最重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之一。
然而,占收入近70%的安踏品牌仍是安踏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。在销售渠道方面,除了传统的街头店铺销售渠道外,安踏品牌在购物中心、百货商店等渠道的店铺比例逐渐增加,而电子商务的比例也将逐渐增加。安踏预计,到2020年,安踏电子商务公司的比例将达到20%。
行业分析师认为,安踏需要收购更多品牌,以实现基于当前业绩和品牌矩阵的1000亿元业绩目标。
丁世忠还表示,安踏将覆盖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,从公众到高端市场,从功能性到时尚休闲运动产品,从成人到儿童,通过不同的品牌组合和市场布局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,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具体需求。未来,更多品牌将不会被安踏排除在外。
膨胀压力
根据安踏的多品牌战略,除了保持市场的成本效益,安踏的高端品牌布局也是通过收购完成的。安踏今年上半年宣布,已筹集37.9亿港元用于未来的收购,目标是国际体育品牌。
此前有消息称,安踏可能会收购科灵出售的体育用品品牌彪马(PUMA),但丁世忠在2017年年中的业绩发布会上否认了这一点。丁世忠表示,它正在积极寻找收购目标,主要是中高端定位,以及具有一定声誉的国际品牌,以补充安踏。
对于安踏来说,它一直是“从买就买”,零售顾问闵光亚说,安踏需要购买更多的海外品牌,以达到1000亿元的业绩目标。然而,在阿迪达斯、耐克等一线体育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背景下,安踏应注重细分领域和市场,同时加强差异化管理。被收购的新品牌应该是对现有品牌的补充,而不是竞争。
服装行业观察人士程伟雄表示,近年来,安踏逐渐将渠道模式转变为直接零售模式。安踏通过与代理商的合作,控制了全国各地的“附庸”,统一管理渠道,极大地促进和改变了公司的背景。但是,相对来说,直接经营对资产模式来说比较沉重,同时也需要承受来自团队、店铺租金、库存等方面的巨大压力。针对相关问题,《今日北京商报》记者向安踏发出了采访提纲,但截至发稿时,他们仍收到了官方回复。
标题:1000亿元收入目标的“冲刺”是什么
地址:http://www.19w0.com/ppbk/2155.html
免责声明:中国知名品牌信息网是以品牌排行榜为特征的知识性、研究型的资讯媒体,更新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[email protected],中国知名品牌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。